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巡察村居 治乱建制 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发布日期:2023-10-27 14:40:54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60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4:40:54  
60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

巡察村居  治乱建制  破解乡村治理难题

编者按:周口市淮阳区遵循乡村社会发展规律,将“抓坏人、办好事、强组织、建机制”贯穿乡村治理始终,以巡促治,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巡察村居先行,案件查办紧跟,综合治理兜底,三不一体推进”的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辖20个乡(镇、场)、1个产业集聚区、467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320平方公里,耕地140.9万亩,常住人口133万人。近年来,淮阳区创新开展巡察村居暨综合治理工作,坚持以巡促治,将“抓坏人、办好事、强组织、建机制”贯穿乡村治理始终,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巡察村居先行,案件查办紧跟,综合治理兜底,三不一体推进”的基层治理新路子,实现从“一时之变”到“长久之治”的跨越。

一、巡察村居先行,案件查办紧跟

2017年,淮阳区委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发现,基层普遍存在群众满意度没有明显上升、信访量没有明显下降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村存在贪腐势力和黑恶势力把持基层政权、横行村里的情况,群众缺少足够的公平感和安全感。针对这些问题,淮阳区决定开展巡察村居暨综合治理工作。该工作由区委主导,区纪委监委牵头,公、检、法、司、组织、民政、信访、扶贫等部门参与,成立工作组,深入一线,吃住在村,坚持问题导向,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切入点,结合扫黑除恶、村级组织建设、化解信访矛盾、解决民生诉求等工作,深化巡察结果运用。

一是巡察村居找问题。突出巡察“全面体检”作用,结合区信访局掌握的信访问题高发村、纪检监察掌握的信访举报集中村、基层组织部门掌握的软弱瘫痪村、扶贫办掌握的扶贫落后村、公安局掌握的治安刑事案件多发村、乡(镇)掌握的工作推进不力村等渠道,按照“先难后易、突出重点、分批进行、全面覆盖”的原则开展巡察。对巡察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立行立改;对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督促整改;对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分类移交查办;对问题特别严重的行政村,建议区委开展综合治理。截至2020年12月,淮阳区完成了对全区474个村(社区)的直接巡察全覆盖,发现各类问题5680个,移交问题线索524条。

二是案件查办紧跟进。巡察村居过程中,对指向具体明确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签批后,线索移交不过夜,按职责权限分别移交纪委监委或公安机关,由巡察组中配合巡察的纪检监察干部或公安干警就地接收线索,立即开展查处,纪委监委和公安机关另行派人配合巡察村居工作。2018年10月,巡察新站镇王楼村期间,发现村干部每人侵吞4000元郑合高铁占地补偿款的问题。问题线索移交纪委监委后,区纪委监委立即安排配合巡察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地转换身份,进行案件查处。最终王楼村6名村干部退还侵占款项,并分别给予纪律处分。截至目前,全区开展治理的行政村68个,完成治理66个,共接待来访群众9200余人次,排查问题线索3421条,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07件,刑事拘留265人,行政处罚115人,处分157人,收缴违纪资金761.16万元,收回村集体资产561.63万元。

二、扫黑治贪“零容忍”办好民生热点事

开展系列惠民活动,帮助新站镇王楼村引进蘑菇种植增收项目

群众意见比较大的主要有3种人,贪腐的干部、横行乡里的恶人、缠访闹访扰乱社会的人员。工作组通过开门接访、入户求访等,对基层问题矛盾大排查,澄清底子,让贪腐干部得到处理,让村霸恶人得到打击,让无理闹访者得到惩处。惩治贪腐。工作组“零容忍”对待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深挖彻查。大连乡邢吉屯村原负责人,被群众举报办理低保时有收取村民烟酒的行为,工作组通过对该问题线索深挖细查,又发现其虚报冒领干部工资4.2万元,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扫黑除恶。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打伞”工作作为综合治理一项重要内容,着力净化社会生态,优化发展环境,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如,2019年淮阳区委在治理新站镇新站村期间,一举打掉了长期以殡葬改革为名实施敲诈勒索的5人涉恶团伙。依法治访。按照对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对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对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对借表达诉求之名行违法犯罪之实的坚决依法处理的“三到位一处理”原则,依法依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2020年淮阳区信访总量比2019年下降41.3%,区纪检监察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7%。

以群众关心的民生热点问题为突破,逐个立项整改,开展系列务实惠民活动。对民生问题大起底。工作组坚持对所有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建立台账,大到路、桥、井等项目需求,小到邻里纠纷,逐一排查登记、列出清单、限期销号解决。大连乡苑楼村村民苑吉成,房屋建成了20多年,邻居依仗家族势力不让其垒院墙,村里、乡里多次调解不成。工作组经过多方调查了解后,对其无理取闹的邻居进行训诫,使其主动承认自己的过错。院墙建好的那天,70多岁的苑吉成拉着工作组人员的手说:“没有工作组的到来,恐怕我这一辈子都打不成院墙!”开展系列惠民活动。开展送戏下乡、送医下乡、送技术下乡及孝老爱亲等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强化乡风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开展以来,区委四支工作组共组织158支医疗队开展送医下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133万元,惠及群众5.79万余人;开展送戏下乡47场次;评选“好媳妇”“好婆婆”“五好家庭”“致富能手”等815人。巩固脱贫成果。为保障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工作组积极为贫困村引进产业增收项目。如,在新站镇王楼村引进蜜薯种植、黑蘑菇种植项目,在大连乡赵寨村引进黑驴、麻鸭养殖。

三、多方选人强组织 “微权四化”建机制

在治理过程中,坚持破与立相统一,坚决撤换软、散、瘫、恶、乱的村级班子,坚决杜绝恶人治村和贪腐势力、宗族势力把持基层政权的现象,着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村领导班子成员在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务工者、复员军人、致富能手中选拔,通过逐户走访,动员群众推荐人选,并对其进行锻炼,考察他们的执政能力,最后再正式履行选举程序。同时由区委牵头开展培训,前往先进地区实地学习,使新组建的村级班子政治强、作风正、人品端,清白干净、群众认可。

针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完善村级事务管理制度,推行“微权四化”廉政体系,做到权力清单化、履职程序化、监督科技化、问责常态化,让村级班子在制度的框架下履职用权,用制度规范办事流程,用制度管控权力行使,用制度防控工作风险。推行“逢六”村务日制度,即每月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为全区“村务日”,坚持有事谈事、民主议事、集中办事,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同时,通过帮助治理村制定“一约四会”“网格化管理”制度等,发挥群众群防群治力量在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办理、民间纠纷调解、治安维护协助、社情民意通达等方面的作用。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