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安徽省宁国市:发动群众齐唱“议、助、管”三字经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5:39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40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5:39  
40
发动群众齐唱“议、助、管”三字经
——安徽省宁国市让农民群众
成为乡村治理受益者和主力军

编者按:宁国市牢牢夯实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雄厚群众基础,以“议、助、管”模式为抓手,“议”事先行、“助”力整治、“管”理常态,走出了一条村民唱主角的议事新道路,推动乡村治理各项事务的开展。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地域面积2487千米²,辖19个乡(镇、街道)、102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38.4万人。宁国市探索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群众主人翁作用,聚焦热点难点问题,齐唱“议、助、管”三字经,增强村民议事作用和积极性,让村民来“唱主角”,营造了“党员带动、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乡村治理浓厚氛围。

图1 村民协商议事会利用晚上时间协商讨论村级公益事务

一、政府主导,“议”事先行不为难

(一)建章立制,让“议事”更为科学化、规范化

在成立市、乡两级工作领导组和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联村共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健全市、乡、村三级组织联动工作体系。层层压实责任,以村组为单位,吸纳一批公益心强、德高望重的新乡贤和能人志士,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务协商议事会。作为村里“智囊团”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议事会参与协商议事而不负责决策,旨在更好地引导村民议事,使重大村务决策公决更为科学规范。

(二)建立新型村级组织体系

围绕“突出一个中心,引导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结合村“两委”换届,全市102个村全部按照村级党织、村民委员会、协商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多个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格局,建立健全了新型村级组织体系,规范完善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自治基础。

(三)搭建群众参政议事民主协商平台

各村均建立了村级协商委员会,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协商触角,在条件成熟的村民小组搭建了协商会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92个村民小组搭建协商会平台,通过协商会召集乡贤志士,共同商议解决方法,对处理有困难的,及时提交村镇协商会商议,或向有关部门反映。今年以来,共通过村镇协商解决问题338个。

(四)强化引导,让“议员”更具代表性、带动性

村议事会始终坚持强化支部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与群众共商责任分工。在农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中,合理划分政府、村组织与农民的权力边界;通过村民座谈会集体讨论、挨家挨户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团结一心、共谋共建”的良好工作局面,“老乡说事会”等模式也逐步推展开。作为宁国市第一个党组织的诞生地,2019年以来,仙霞镇盘樟村全体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旅游示范村创建、村庄整治试点等重点工作中率先垂范,组建了一支“红色领头雁”队伍,自发担任“政策知识宣讲员”“文明实践传播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流动在田间地头和建设前沿,宣传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形成“党员带动、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浓厚氛围。

图2 发动百姓推进农村环卫和垃圾分类工作

二、有的放矢,“助”力整治有诀窍

(一)夯实主体地位,发动村民“自助”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更是村民自己的事。为化解整治“肠梗阻”、啃掉硬骨头、推进整治进度,全市各村议事会成员深入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将协商机制融入整治的每一个环节。中溪镇协商议事会成员带头发动亲属、村民们清理沟渠、路边杂草,拆除残垣断壁,零补偿拆除无功能破旧房屋。石口村辖15个自然村,群众自发捐资20万元,安装了200余盏路灯。竹峰街道议事会成员花了1个月时间深入群众家中走访,规劝各类违搭违建行为。胡乐镇通过议事协商发动群众积极投入村庄整治工作,共拆除了20处约600米²破旧房屋。

(二)引导社会参与,助力乡村振兴

宁国市广泛开展村企共建、市乡联创等活动,2017—2020年农民群众投工投劳超过1.2亿元、鼓励民间资金3000万元、数亿元社会资本参与其中。港口镇各村协商议事会积极发挥新乡贤力量,号召其捐资开展道路、河堤、路灯等项目建设;成立港盛旅游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基础设施投入与市场化运营,将镇域特色区域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机结合,吸引了一批社会资本投资和农民返乡创业;全镇打造了西村花鼓、千年龙窑、世外桃源、森林博览、茶香慢城五个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特色区域,串联成一条集花鼓戏文化、工业遗产文化、龙窑文化等特色于一身的红色传统文化旅游精品线路。随着山门村“五维共治”乡村治理、西村村“三变”改革等乡村治理品牌的相继推出,如今的港口镇已成为宁国市“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张特色名片。“全民出力,全民获益”,在这里,农民成了乡村治理的主力军,社会资本的扶持让村庄发展如虎添翼,村民们的“钱袋子”真真切切鼓了起来。

图3 港口镇西村村民集体过年聚民心

三、多管齐下,“管”理常态见实效

在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宁国市始终注重正向引导、氛围营造,以各种方式组织群众自发学习、加强自我管理。

(一)讲文明树新风,转变群众观念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倡树新风”。

(二)重公示抓监督,以“管理”带动“整治”

在具体工作中,将乡镇分管负责人、村专干、整治工程负责人、保洁员的联系方式通过公示牌、小卡片等形式向广大村民公布,请村民时刻监督,针对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整改意见,营造“人人爱环境、户户比清洁”的氛围。

(三)搞活动聚民心,强化主体作用

结合农村现有人口特征,开展“小手拉大手”“十星级清洁户”“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加强卫生整治的同时,激发农村妇女、儿童、老人(老党员、老干部)、新乡贤和返乡创客等群体的“头雁效应”,探索人居环境整治的新路子。

宁国市坚持党组织引领,以“议、助、管”模式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村民唱主角的议事新道路。农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党员带动、人人有为、全村提升”的乡村治理氛围浓厚。治理资源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乡镇管理服务能力的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让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三津大地逐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