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浙江省建德市: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4:59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39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4:59  
39

走村不漏户 户户见干部

——浙江省建德市创新治理手段

实现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编者按:建德市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深化乡镇干部“驻乡进村访户”活动,全面推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推动党员干部离开“案头”走向“田头”熟悉“户头”,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干部“最少跑一次”换取群众“最多跑一次”,实现乡村治理的良性互动、人人参与。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中上游,新安江、兰江和富春江流经全域,行政区域面积2314千米²,下辖16个乡(镇、街道)、256个村(社区),户籍人口51万人。为解决干群关系紧张的问题,建德市在寿昌镇开展的“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基础上,形成“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模式,并在全市推广、不断深化,以干部“最少跑一次”换取群众“最多跑一次”,实现干群关系良性互动,把广大群众的想法变成乡村治理的做法,真正实现乡村治理的人人参与、良性互动。5年平均覆盖率达99.6%,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万个、答复率为100%,有效凝聚人心、推动发展、锤炼干部、优化治理。

图1 基层干部走访农户

一、积极探索,创新“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做法

2011年12月,寿昌镇党委从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入手,面对重点工程推进、民生项目实施、乡村社会治理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组织实施“百名干部访万户”活动,全镇干部全员参与,走访农户全面覆盖,做到了急事难事见干部、政策宣传见干部、化解矛盾见干部、项目推进见干部。大走访推动了大发展,2013年寿昌镇在全市综合目标考核中,从2011年第14位跃居第2位。一是全员参与、全面走访,干部争当“大脚掌”。按照一村1个走访组,每组确定1名中层干部担任联村组长,安排2—3名联村干部,镇班子成员联片;每人都有走访任务,全年要走完镇上每户人家。二是走向田头、熟悉户头,人人有本“民情账”。全镇干部人手一册“走访登记本”,记录了大走访的脚步和收获。每户群众的家庭情况、反映问题和处理结果一目了然,种养大户、企业负责人、征迁户、信访户、困难户的重要信息更为详尽。干部把走访作为基本功和必修课,做到联系村情清、重点户头清、急难问题清。三是有事帮办、无事连心,党群干群“一家亲”。对走访中了解到的群众家庭困难,乡镇干部总是想方设法排忧解难。对走访发现的一些家庭因病致贫、村组道路没路灯、群众希望用上自来水等共性问题,联村干部积极向镇里反映,及时研究解决。干部“无事也登三宝殿”,常到群众家里坐坐、拉拉家常,留张连心卡、感情“一家亲”。四是围绕中心、以访促干,发展求得“最大公约数”。围绕项目推进、征地拆迁和“三改一拆”(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等艰巨任务,镇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趟不行两趟,多的跑了20多趟,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啃下这些“硬骨头”。很多干部都说,“只有干部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把功夫下在平时,凡事跟群众商量着办,关键时候群众才会买账”。五是以镇带村、固本强基,乡村治理良性互动。镇干部走村入户,对村干部是有力带动,让村干部也坐不住。干部下访多了,群众上访就少了,问题都解决在村里。六是勤走常访、严格督查,确保走亲“不走秀”。为使走访长期坚持、取得实效,镇里建立了周汇报、月检查、季通报等制度。定期分析走访情况,对收集上来的意见问题进行“会诊”,研究提出解决办法。召开走访工作交流点评会,组织干部谈心得、话感悟,交流走访收获,并把联系走访群众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图2 寿昌镇开展网上走访

二、全面落实,推行“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

2014年,建德市委进一步深化乡(镇)干部“驻乡进村访户”活动,全面推行“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一是壮大力量,丰富活动内容。市领导带头在联系点走村入户蹲点调研,机关部门党员干部分期分批走访联乡结村,单位派驻乡镇站所和分支机构干部职工全员参与,乡(镇)班子成员住乡除正常值班外每周不少于1个晚上,其他干部住乡住驻村每周不少于2个晚上,干部个人每月安排走访不少于4次,建立了乡(镇)干部联村、联企、联户、联项目的“四联”制度,坚持对困难户、低保户、军烈属、伤残户、信访户、拆迁户、计生户、矫正户“八必联”,做到生病住院、生活困难、遭遇灾害、老弱病残、病故去世“五必访”,实现不留空白、不留盲点。广泛开展夜学、夜议、夜访、夜办,推广乡(镇)干部住夜走村做法,确保干部住夜值班真起作用、真见实效,充实夜学内容提能力、拓全科。二是创新载体,完善运行机制。在乡(镇)党委领导下,以村为单位,固定相应的工作日,由村党组织牵头,乡(镇)联系领导、农村工作指导员(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组织和村委会成员、村监会成员、经合社成员以及党员群众代表等相关人员参与,定期开展以“村民议事日、村级重大事项报告日、集中审账日、流水账公开日、民情恳谈日、集体接访日”等为重点的村级运行、管理和为民服务活动。探索“开放式网格党建、区域化统筹服务”,完善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度,提升“一站式”综合性服务质量,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推行民情日记、民情档案、民情比武等有效做法,深化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民主议事会和民情沟通日“三会一日”制度,定期分析社情民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注重新老搭配、组团结对,加强对年轻干部做群众工作的帮带指导,加快年轻干部锻炼成长。三是抓实教育,提升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千名干部组团破难、万名党员入户解忧”活动。乡镇干部要结合查摆“四风”问题,深入实施基层走亲、连心解忧,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听取民声、用实招破解民忧,重点摸清群众生产生活困难、村级发展难题,努力做到帮助群众办成一两件实事、帮助村级完善三年发展蓝图,切实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开展“爱岗敬业强责任,专心致志抓落实”大讨论,提振精气神、增加责任心、强化执行力,提高“驻乡进村访户”水平。突出“驻乡强服务、进村促发展、访户助民生”的功能定位,紧密结合项目攻坚等中心工作,下沉力量、靠前指导,使“驻乡进村访户”工作成为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四是强化考评,推动常态长效。全面实行乡镇干部办事档案、工作日志、办事月报等做法,实行访户签名回执制度,开展群众知晓度、群众满意度测评,通过明察暗访、巡查通报、新闻曝光等举措,强化正风肃纪和效能问责,促进包村联户、住夜值班等制度落实。

图3 寿昌镇基层初心教育馆开馆

三、坚持不懈,完善“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机制

2015年以来,建德市委不断健全走访机制,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扎实抓好代际传承,并建设寿昌走村访户教育基地。一是健全机制,确保走访持续运行。以“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制度发源地的担当,从建立机制入手,着力破解“走不动”“办不了”“下不去”等实际问题,实行机关“组团包干”制度,厘清机关和乡镇办理权责,着力解决干部驻村访户的后顾之忧,确保事事有人管,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二是服务大局,助推中心工作落实。做到以走促干,在走村访户中强党建、促发展、优治理。注重与中心工作结合,围绕棚改征迁、美丽城镇建设等中心工作开展走访,保证工作顺利推进。注重与夯实基础相结合,重点关注偏远村、难点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创新乡村振兴“特派员”制度,连续两年选派百名县管干部,一对一指导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基层出谋划策、答疑解惑。注重与优化基层治理相结合,通过走访寻症结、找药方,创新乡村治理“最多反映一次”、乡村善治“道德银行”等做法,有效化解信访积案、综治维稳等难题。三是狠抓代际传承,培育干部精神内核。着眼代际之间的精神传承,使走村访户成为基因融入干部血脉。浓厚走访氛围,针对年轻干部比重大等现实问题,全面建立导师带徒制度,开设“情景模拟课堂”邀请“大脚掌”讲解授课。培育走访文化,紧抓重要节点,每年设置集中走访月形成走访惯例。打造走访标准,坚持“造产品不如造标准”理念,发布《基层干部走村访户工作标准》,涵盖走访要求、走访任务、走访职责、走访流程、走访纪律、资料管理、评估应用等7个方面标准化清单,让干部走访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2019年,建成寿昌“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初心教育基地,通过发展历程、走访场景、群众心声等板块全方位展示基层干部走村访户成果。


来源: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