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湖北省宜都市:疫情保卫战的“宜都答卷”

发布日期:2023-10-27 15:59:45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73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5:59:45  
73
湖北疫情保卫战的“宜都答卷”
——湖北省宜都市建立乡村治理应急机制

编者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宜都市农村地区迅速从日常治理转化为应急治理,建立乡村治理战时机制,克服和解决农村人多居住分散、村民防范意识淡薄、农村医疗基础薄弱等难点和问题,因地制宜采取符合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特点的防疫方式,提高群众的接受度和参与度,构筑人民防线,打赢疫情防控战。


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辖8个镇、1个民族乡、1个街道、2个管委会,总人口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万人。2020年1月10日后,从武汉返宜人员2328人,其中返回农村1548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宜都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克服和解决农村人多居住分散、村民防范意识淡薄、农村医疗基础薄弱等难点和问题,充分发挥乡村治理制度优势,建立战时机制,构筑人民防线,打赢疫情防控战,宜都市农村确诊病例4例,经治疗全部康复出院。宜都市成为湖北省103个县(市、区)中首批11个低风险区之一,交出了“湖北保卫战”的宜都答卷。

图1 邓家桥村志愿者在给村民宣传防疫知识

一、建立三级防控指挥体系,构建应急治理体制

疫情暴发后,宜都市委迅速向全市各级党组织发出动员令,号召各级党组织担起责任,市乡村三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治理体系在第一时间建立。市包乡(镇、街道八乡(镇、街道)包村(社区八村(社区)包组(片)三级包联的工作机制在第一时间建立。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党员这三支队伍冲在一线,邻近城镇和交通要道的46个村“两委”干部率先在全市编班,123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成为农村抗疫的主心骨。村级“1+1+N+K”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第一时间建立,即每个村(社区)组建由1名医生、1名民警(辅警)、N名网格员和混编的机关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的防控队伍,把责任压实在封闭管理的每一个村组和交通管制的每一个卡口(简称K)。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増加发放口罩、酒精、防疫工作服等必要防疫用品,缓解网格员的压力和焦虑,同时加强激励关爱措施,及时落实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红花套镇建立了扁平化指挥体系,驻村班子成员接管村级指挥权,担任村级一线指挥长,从“靠前指挥”到“全权指挥”,确保政令通畅“一杆子到底”;实施清单化工作指令,准确发布次日重点工作清单到各村一线指挥部,确保300余名一线防疫干部对任务要求清晰明了;开展网格化摸排登记,建立了班子成员联村、镇村干部包组(安置点)、网格支部(组长)包户、物业(楼栋长)包楼工作机制。

二、发动社会志愿队伍,增强应急治理力量

为取得抗疫战的决定性胜利,宜都市各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准设计志愿服务项目、设置志愿服务岗位,充分发挥“四长”(村长、组长、台长、中心户长)、“四群”(村组干部群、党员群、台长群、各小组户主群)、“四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等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市4000多名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陆城街道三江村村民周星驰每天在志愿服务一线工作12小时以上,对100多辆出行车辆按防疫要求进行登记检查;海军某部防化班战士王薛峰春节前回到枝城镇回龙挡村探亲,先后为村民测体温3000余次,发放医疗物资100余件,讲解消毒方法90余次,宣传防疫知识180余次。

每一个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是一支抗疫队伍,村村组建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引导服务群众在疫情期间取消红事650起、简办白事197起。123个村组织村民自发捐赠蔬菜等物资100余吨,其中白家淌村、凤凰池村、肖家隘村三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村民感谢社会各界的支持,为宜昌市葛洲坝社区和宜都市城区捐赠了35000斤爱心蔬菜。2020年以来,完成近10万户的基础信息和近5000条家庭文明诚信档案的诚信失信行为信息录入工作,家庭文明诚信档案成为激励和约束村民参与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陆城街道尾笔村在疫情阻击战期间建起了1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有的志愿者坚持工作达40多天,所有志愿活动都转化成积分,没有安排补助,治理成本大大降低。

图2 宜都市春茶采摘如期开展

三、坚持依法开展防控,构筑应急治理边界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宜都市坚持依法防疫,研发应用的“宜码通”健康信息系统成为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居民可以微信扫码,现场验证出行,实时掌握在宜人员的活动轨迹。重大疫情联防联控信息系统让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如虎添翼。此外,还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车、“小喇叭”等加强防疫法律知识宣传,疫情发生以来广播宣传不间断,市级用广播累计达1245次,乡村两级用广播累计6587次,市级融媒体“报网微端”、各乡镇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疫情防控工作动态不间断,保障了各村组、社区及时接收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安排部署。

宜都市注重开通诉求“通道”,在“宜都发布”“掌上宜都”等新媒体平台设置“疫情问答”“防控举报”“官方辟谣”等栏目,通过宜都市政府值班电话、市长热线、阳光信访系统、网络平台等共收集群众诉求1032条,并按程序及时解释和答复。开通法律服务热线电话和线上24小时咨询服务,围绕复工复产问题为企业和农民工提供线上法律咨询200多人次。严厉打击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共立案8起,打击处理10人。宜都市法院公开审理、判决宜昌市首起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刑事案件,当事人因妨害公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保障防疫工作依法有序运行。

四、抓好农村复工复产,做好应急治理保障

针对疫情防控后农村如何有序复工复产的难题,宜都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

一是实用技术“云指导”。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14支,通过网页、抖音、微信公众号发布农田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指导24期,开展培训2000余人次,发布各类培训和供求信息200余条。

二是减少下地“机换人”。为减少人员下田和解决山区、丘陵大型农耕机械无法耕作的困难,宜都市高效率推进春季农业生产,防控使用农用喷雾机21台,农事生产投人农机2000台,检修农机具2200台。

三是农事生产“组织化”。为缓解疫情期间“无人种地”的困境,宜都市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优势,组织15支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粮油生产、柑橘品改与修剪、茶叶植保与生产、茶叶出口等关键农事环节承担保障服务。受新型冠状病毒疫肺炎疫情影响,宜昌可山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环被困在了荆门市家中,2000亩标准化橘园改造项目迟迟未能推进。宜都市农业农村部门在了解情况后,联系曾家岗村党总支,结合基地所在地曾家岗村的疫情防控情况,突破重重困难帮助企业恢复了田间品改生产。

四是农资种苗“集中购”。以村为单位统计种苗需求品种和数量后,集中代购配送到家。疫情期间配送蔬菜种子3.5万千克、杂交水稻种子2.1万千克、玉米种子15.2万千克、肥料12000吨,储备除草剂、春季防病虫农药270吨、农膜160吨。


来源: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