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乌镇管家”赋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7:29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152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5:47:29  
152
“乌镇管家”赋能乡村治理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大力推进
乡村治理数字化

编者按:在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乌镇镇以“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为抓手,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治理手段,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能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和乡村治理实践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取得了明显成效。


乌镇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全镇总面积110.93千米²,辖26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8.7万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3亿元,财政总收入12.5亿元。近年来,为解决基层治理体系效率不高、资源不匹配等现实问题,乌镇镇党委、政府在全镇108个网格中发动村民组建了 “乌镇管家”队伍,并同步建立了“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将“乌镇管家”融人基层社会治理和民生服务工作中,用“指尖”与“脚头”共同构筑起“平安堡垒”,为乌镇乡村治理凝聚起强大力量。

“乌镇管家”联动中心指挥部

一、夯实基础,优化生态,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力

(一)集发展之势筑牢智慧治理之基

近年来,乌镇镇不断加强智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接入26条万兆级光缆,建设有WiFi点位5408个,实现免费WiFi大范围覆盖,建设有10个以上5G基站,安装有智能窨井盖52个、智能消防栓62个、智慧烟感装置1591套、治安监控3000余个,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人脸识别”智慧小区,建成了包含电信、联通、移动三家运营商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乌镇镇乡村治理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提升,智慧网络基础设施全国领先,成为名副其实的“智慧小镇”。

(二)聚争先之力组建智慧治理队伍

“乌镇管家”是伴随世界互联网大会而生的一支基层自治力量。目前,全镇共有“乌镇管家”3724名,按照“十户一员,一梯一员”的要求布建,共有管理小组31个、工作站108个,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的工作格局。“乌镇管家”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特点,按照“四清四报”的要求,通过“三站合一”“线下收集+线上报送”等多种渠道,有效覆盖了以往工作模式里难以触及的领域,扫除了信息收集的盲点。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乌镇管家”综合运用“网格化+大数据”手段,牢牢筑起“疫情防控墙”,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拓创新之路建立云治理平台

“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是乌镇镇乡村治理的“神经中枢”,网罗了25个部门、20多个平台的数据和13项条线功能,作为将乌镇打造成为全国智慧小镇样板地的重要载体,形成了 “1+4+X”中心模式。“1”是指“一个中心”,由社会服务治理联动和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两大功能合成;“4”是指“四个平台”,由数据集成平台、监测预警平台、分析决策平台、共治服务平台组成;“X”是指云平台对治安、安监、民情等相关基础数据进行整合,构成一张“社会治理大网”。云平台建成以来信息处置率达100%,实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二、智慧赋能,协同互促,书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一)智慧“自治”,聚合力增活力

通过“乌镇管家”云治理平台上报信息,平台接收后进行信息筛选,分类派送职能部门或智能终端处理,大幅提升了“乌镇管家”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已上报各类信息68395条,其中民生服务类信息56538条、安全隐患类信息2754条、矛盾纠纷类信息2782条。如乌镇镇陈庄村“乌镇管家”队伍志愿开展巡河服务,通过配备搭载有传感器的“白天鹅”,24小时监测所在河道的水环境,并上传至云端,通过可视化平台显示实时数据、历史浓度变化并进行水质数据分析。在发生指标异常时,无人船可自动启动巡河模式对污染源进行追踪溯源。

(二)智慧“法治”,提效率强保障

乌镇镇充分利用“乌镇民情”、浙里调小程序、ODR线上矛盾化解平台等科技手段,构建“互联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乌镇管家”调解员在开展每日排查时,熟练运用乌镇民情公众号处理矛盾纠纷或苗头隐患,现场开展调解工作。如银杏社区一租户因洗手台劈裂与户主发生退租纠纷,通过民情平台上报了该问题,乌镇云平台接收到信息后,立刻指派就近的“乌镇管家”调解员前去调处纠纷,经过一系列谈话沟通,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三)智慧“德治”,植民风扬正气

开展“微嘉园”平台积分管理,村民通过该平台反映问题、在线议事、获知最新政策和招工信息。每日登录平台、上报事件、建言献策均可加分,积分可以到村委会换取牙膏、洗衣液等生活用品,亦可以兑换平安保险、合作医疗补助、文化礼堂租借、家宴费用减免等社会服务。平台使用以来,全体村民形成了相互监督、自我管理的良好风气。如在横港村,智能垃圾分类站特别吸睛。村民们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自动识别垃圾是否正确分类。智能垃圾分类站还会与村民的个人信息进行绑定,村民们每次投放垃圾,都会在微嘉园电子积分卡上进行信息登记,记录村民垃圾分类数据,达到一定积分后予以奖励,而分类错误达到一定次数后“乌镇管家”还会上门进行宣传教育。

三、全域深化,拓展运用,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

(一)实现医疗服务“触手可得”

建立乌镇智慧养老综合信息平台,运用智能物联健康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智能家居照护、SOS跌倒呼叫与报警定位、网络医院预约挂号及网上会诊等功能。通过集纳线上线下系统,乌镇把各村社散居的老人通过“网”连在了一起,建起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形成了综合、立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主导的智慧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乌镇建立有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在家就能挂上专家号”已然成为现实。

(二)打通公共出行“最后一公里”

建立智慧交通诱导系统,通过合理规划进出镇区的运行路线,在主要道路设置停车场引导及停车位数量实时显示电子屏,落实乌镇主要道路标牌、标识建设。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实现低碳便捷出行。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看所有公交车位置、线路,科学安排候车时间,方便公共交通出行。开通城市开放道路“5G自动微公交”示范线路,正式投入使用商用的智能驾驶汽车,解决村民回家“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三)完成法律服务“时空跨越”

建立互联网司法所、5G智慧法庭,创新推出“24小时法超市”等智慧化应用。通过网络信息化操作平台,实现了网上立案、网上受理、网上庭审,切实做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乌镇法庭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配合现有的高清数字法庭系统、庭审录音备份系统和“审务云”,形成了“视频+音频+文字”的全链路、多层安全、同步识别智能记录系统,庭审记录方式从“绿皮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庭审同步录音录像达100%。


来源: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