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钉

超5个区县采用乡村钉底座构建项目被评为典型案例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乡村钉

重庆市渝北区:明确村级组织承担事项 助推基层减负增效

发布日期:2023-10-27 14:32:32   来源 : 中国乡村治理    浏览量 :75
中国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23-10-27 14:32:32  
75
前言

按照中央关于推广乡村治理创新性典型经验的部署,2019 年以来,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连续遴选推介了两批共54 个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为各地树立了学习借鉴的样板,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领带动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进一步发掘和总结各地典型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推进全国乡村治理工作,2021 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推介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乡村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各省份推荐的基础上,对报送案例进行遴选、核实做法、修改完善,从运用清单制、创新治理方式,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治理体制,发挥“三治” 作用、健全治理体系,保障民生服务、提升治理能力4 个方面精选了38 个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近年来全国乡村治理工作的实践成果、创新经验,现予结集出版并在中国乡村治理公众号上予以全文发布推广,供各地学习借鉴。


重庆市渝北区

明确村级组织承担事项  助推基层减负增效

编者按:渝北区聚焦村级组织减负增效,通过建立自治清单、协助清单、负面清单、证明清单“四张清单”制度,厘清了村级组织工作范畴,明确了基层工作权责,解决村级组织工作事项多、考核评比多、机构挂牌多、盖章证明多等问题,实现了“松绑减压”提效能、高效服务谋发展、多元共治促和谐的目标,打造了政府治理、社会协同和村民自治互动的良好乡村治理格局。

渝北区位于重庆北大门,辖区面积1452 平方公里,辖11个镇、19个街道, 常住人口219 万人。渝北区以推动基层治理减负增效为目标,出台《渝北区村级组织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实施办法》,建立村级组织依法自治事项清单、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四张清单” 制度,累计减少部门和镇(街道)延伸事项340 项,为村级组织总体减负50% 以上,切实做到基层组织“松绑减压”、赋能增效,着力提升乡村治理和为民服务水平,加快构建政府治理、社会协同和村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一、定好自治清单,提升治理能力

一是明确自治事项。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规定,梳理确定村级组织调解民间纠纷、办理公益事业等23项依法自治事项清单,明确村级组织依法履职工作内容,厘清工作责任边界,进一步发挥好村级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加强民主协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注重加强民主协商,村级组织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搞生产、谋发展过程中,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充分激发。比如,为解决“双十万工程”推进中群众不理解、不支持等问题,统景镇江口村探索总结出“民情茶室”自治模式,在老百姓集中居住地设置“一室一桌一茶”,听民情、解民忧、聚民心,营造起“村级事务大家互商共办、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极大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目前,该村已栽植优质特色柑橘5500 亩,丰产期后预计年纯收入达到5000万元,农民户均分红可在6000元以上。三是推进“三治”融合。建立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大力推行“三事分流”工作法,实施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全面实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纵深推进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各项工作,不断健全监督机制,将实施10 万亩经果林和10 万亩生态林“双十万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纳入村级协商内容,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实现基层治理“三治”融合。

统景镇江口村民情茶室听民意

二、定好协助清单,推进多元共治

一是规范协助事项。明确村级组织应当依法协助政府做好社会救助、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等工作清单27 项,督促区级部门按照“费随事转、权随责走”要求,从指导服务、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为村级组织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给予支持和保障。除依法明确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外,其他需要基层组织协助事项,一律严格把关、限制准入,为部门随意委托行为戴上“紧箍咒”。二是推进“三社联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开展心理疏导、资源链接、权益维护等社会工作,引导区级部门购买其提供的服务,实现资源互通、多元共治,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比如,区民政部门购买“红领巾”社工机构服务,为统景镇西新村14 户贫困户提供志智双扶、致富能力提升等服务,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提升脱贫致富技能,帮助建立西新村水果销售联盟,帮助销售贫困户农产品4.5 万余元,培育起一支贫困家庭妇女“半边天”工作队,引导其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培育、农村精神文化活动等志愿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三是减轻考核负担。对购买基层组织服务的事项,改变目标考核评价方式,以合同条款为依据开展满意度评定,切实减轻村级组织考核负担。

统景镇东河畔“双十万工程”

三、定好负面清单,推动松绑减负

一是立定红线规矩。明确规定不得将村级组织作为行政执法、拆迁拆违、环境整治、城市管理、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生产安全管理7 项工作的责任主体,为“万能村委”松绑。开展规范挂牌和工作机构专项治理,整治“各自为战”,共核减部门、镇(街道)在村级组织设立的工作机构及牌子18个,规范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工作规范等上墙制度25 项。二是推动回归本源。通过订立准入规矩、严控准入源头,将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挡在门外”,让村级组织卸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更好地开展村民自治、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三是实行动态管理。结合发展实际,对因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废止以及“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等原因,确需新增或取消的负面事项,严格执行事前协商、评估审核、审定批准程序后,动态纳入清单管理。

四、定好证明清单,提高服务质效

一是推行减证便民。明确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职责范围内的核实证明事项,不得要求村级组织出具证明。取消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35 项,梳理保留村级组织依法出具证明事项7 项,并列明设定依据、统一办事指南、制订表单样本、简化办理程序、畅通办理渠道,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实现简单证明当场办结、复杂证明限时办结。二是依法据实证明。对国家部委、市外要求提供的证明事项、民商事主体或其他社会组织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属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治范畴的,由村级组织依法据实提供。对未纳入证明事项清单的,经评估核实,在预先防范法律风险的基础上,依法据实出具证明,最大程度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部门间信息核查反馈机制,依托“渝快办”、政务云等数字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数据资源“聚通用”,畅通高频信息授权查询方式,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联动联办,避免重复提交纸质证明,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变“群众来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跑”为“部门协同办”。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出具证明事项清单

“四张清单”管理制度是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增效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通过列明事项、清单管理,厘清了村级组织工作范畴,明确了基层工作权责,有效解决了村级行政事务多、检查评比多、机构挂牌多、不合理证明多等问题,引导激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聚焦于干事创业、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打造了管理有序、服务标准、文明和谐、便民高效的坚强基层堡垒,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190720
ICP备案号:浙ICP备180467355号-6
全国服务热线
18303625935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